聯合國特使:拯救海洋需要頑強的務實精神

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認為,在世界努力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之際,「頑強的務實精神」在拯救海洋的過程中必不可少。 

彼得·森來自太平洋島國斐濟,他在6月8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之前接受聯合國新聞的採訪時解釋了為什麼不要忘記海洋對地球未來重要性的原因。 

就海洋的健康情況而言,我們現在處於什麼狀況? 

海洋遇到了麻煩。 世界上大約60%的主要海洋生態系統已經退化或正在被不可持續地利用。 我們知道海洋正在變暖,它正在失去氧氣,更加具有酸性。 這些變化是由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水下生物生存變得愈加困難,對陸地上的生活也在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我們想扭轉海洋健康情況的惡化,就需要大幅削減我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當我們準備應對從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中恢復社會經濟的艱巨任務時,我們人類的自身利益在於將公共資金投資於有助於環境和氣候、保障未來的可持續專案之中。 

我們為什麼要如此關心海洋? 

數十億人依賴海洋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數百萬人以海洋為生。 據估計,海洋漁業為全球提供了5700萬個工作崗位。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的70%,吸收25%的二氧化碳排放和90%的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熱量,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和氣候調節器。 

它產生了我們呼吸的50%的氧氣,通常被稱為這個星球的肺。 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碳,使其成為我們面對全球變暖挑戰時最大的盟友之 

但是,海洋的抗禦力和復原力不是無限的,我們不能指望它無休止地吸收不可持續的人類活動的影響。 

有人說,海洋的麻煩意味著人類的麻煩,因為沒有健康的海洋,我們就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地球生態系統。 

你認為當前的2019冠狀病毒病危機在多大程度上引發了人們對人類對待海洋方式的反思? 

在這方面,我敦促你們思考一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今年的地球日講話中提出的六項原則,這些原則包括終止化石燃料補貼、讓污染者為其污染買單,以及將公共資金投資於有助於環境和氣候、旨在保障未來的可持續專案。 

人類健康、可持續糧食和社會經濟體系、可再生能源和氣候穩定的未來取決於海洋的健康。 因此,我相信2019冠狀病毒病危機造成的悲劇不會重演,不會執行疾病大流行之前採取的污染地球的政策。 國家和社區的最佳利益在於投資於清潔、綠色的過渡。 

此時,關於大規模財政承諾的決定正在做出,在這些決定正式做出之前,我們應該確保人們瞭解重新回到污染型化石燃料依賴型世界的後果並加以避免。 各國政府、開發銀行、機構、公司都不應以短期利益為名逃避長期責任。 

人類將繼續依賴海洋獲取各種資源,但這種依賴能更可持續嗎? 

只要我們採取”藍-綠復甦”的方法,給予海洋應有的尊重,絕對可以做到。 這種方法完全是為了在保護和生產之間取得平衡。 

海洋將通過提供更好的藥物、營養或可再生能源為我們提供我們想要的未來。 可持續漁業和水產養殖、海洋生物技術、生態旅遊、全球航運船隊的綠化等等,這些將給我們帶來我們所追求的復原力和持續性。 

一個考慮到海洋福祉的可持續的”藍色經濟”將給我們提供一個健康的未來,但前提是我們首先要糾正陸地上生活的一些壞習慣。 

對一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來說,情況如何? 

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特別容易受到全球經濟衝擊的影響,目前需要特別援助。 

其中許多國家高度依賴旅遊業賺取外匯和創造就業。 隨著封鎖措施的放鬆,迫切需要注意恢復處於同等恢復狀態的國家之間的旅遊聯繫,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旅遊業。 處於同等恢復狀態的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服務也需要同樣得到放鬆。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你對海洋持有多大的樂觀? 

我盡量既不樂觀也不悲觀,而是專注於我們實現國際商定目標所需的頑強務實精神。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2018年發表的一份關於全球變暖的報告告訴我們,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可持續的水準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發生迅速、深遠和前所未有的變化。 雖然使人們生活發生巨大改變的疾病大流行不是緩解氣候變化的處方,但2019冠狀病毒病危機顯示出帶來前所未有變化的可能性。 

也許這一流行病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我們忽視了人類面臨的最根本的挑戰,即氣候變化現在和將來對我們星球的影響。 

我們必須集中精力迅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使全球變暖不超過工業化前水準的1.5攝氏度。 如果不採取這樣的行動,我們將把人類後代的福祉置於極大的危險之中。 

好消息是,我們有一個普遍認可的拯救海洋生命的計劃,該計劃還有助於抗擊氣候變化,降低全球變暖的速度。 我指的是可持續發展目標14,這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 

《可持續發展目標14》旨在保護和持續利用海洋資源。 履行有關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忠實執行可持續發展目標14和持續發展議程將引領我們走向我們想要的造福於人類和海洋的未來。